2021/07/26
配合疫情警戒降至第二級,陽明山國家公園遊憩據點在戶外通風處、開放空間、保持社交距離1公尺等條件下,民眾可戶外飲食,但嚴禁邊走邊吃,外出仍應全程配戴口罩。
2021/07/23
配合疫情降級,管理處自 7 月 27 日起調整所屬據點各項遊憩服務措施。戶外遊憩據點部分,開放型步道及戶外休憩點(包含涼亭、休憩 點)、各據點公共廁所及流動廁所開放。室內遊憩據點部分,各遊客服務站依現場公告容留人數開放,並適時彈性調整。生態保護區、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冷水坑溫泉浴室、冷水坑泡腳池、獨立視聽室、飲水機暫不開放。委外營運之販賣部及菁山遊憩區開放,但配合雙北市防疫規定不提供餐飲內用,住宿服務依中央及地方政府公告防疫規範辦理;委外停車 場部分,停車位在 50 輛小客車以上之停車場(擎天崗、冷水坑 1 號、夢幻 湖、小油坑停車場)進行總量 50%上限管制。
2021/07/16
文化部為驅動公共服務設計革新之形象,推動「公共服務創新專業協力計畫」,委由臺灣設計研究院辨理競案評選,選中陽管處與格式設計有限公司合作之「陽明實驗山屋」公眾設計創意導入服務構想,於陽金公路小油坑登山口旁閒置多年之小觀音房舍,導入公眾創新設計的活化新亮點「陽明實驗山屋」,於110年7月16日開幕,以示範性方式展現階段性成果並舉辦微型成果展至8月底止。
2021/07/16
國家公園有條件開放,內政部長徐國勇今(16)日前往陽明山國家公園,瞭解相關防疫作為及人車流管制措施。徐國勇特別提醒,第三級警戒尚未解除,防疫不能鬆懈,民眾若有外出,務必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全程戴妥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如果室內遊憩據點、戶外停車場達到容留數上限,會於現場舉牌引導分流,並適時於官網、社群媒體、警察廣播電臺等各個管道以即時快訊方式發布消息,提醒大家暫勿前往。
2021/07/16
為辦理龍鳳谷公園擋土牆邊坡治理及新增道路護欄工程,該通路於110年3月23日起至110年7月20日止全日封閉,自即日起續延長封閉時間至8月31日止。
2021/07/08
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防疫指引,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7月13日起調整所屬據點各項遊憩服務措施。開放型步道及戶外休憩點涼亭、公共廁所開放,但流動廁所維持關閉,另生態保護區及天溪園則暫不開放。室內部分,各遊客服務站依現場公告容留人數開放,並視狀況適時彈性調整,但遊客中心及各站獨立視聽室暫不提供服務。園區委外營運之販賣部不開放座位區且不提供熱食,菁山遊憩區餐廳亦不開放內用。
2021/07/08
辦理「109-110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既有建築景觀改善執行策略研擬」案之專家學者與地區居民第二次工作坊,因疫情採視訊方式舉行,邀請吳日昭建築師、台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林建元理事長、營建署建築管理組高文婷組長、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張效通系主任、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區環境改造協會吳瑞泉理事長等共計11人參加。
2021/06/29
疫情3級警戒再延長,陽明山國家公園配合防疫工作,持續關閉或暫停各項遊憩服務設施至7月12日,包含所屬遊客服務站、園區涼亭、休憩點、委外停車場、委外販賣部、流動廁所及生態保護區申請等各項服務,此外,亦持續會同警察單位加強取締園區內違規停車、違法群聚或未戴口罩等行為,違反國家公園法者處新臺幣3000元以下罰款,請民眾不要心存僥倖!
2021/06/17
由大屯國小與台灣猛禽研究會製作的「陽明山領角鴞繁殖大挑戰」影片,紀錄領角鴞在1年之後打算重回樹洞育雛,卻發現樹洞已被大赤鼯鼠搶先一步使用的珍貴生態畫面放上YouTube頻道供眾人點閱。
2021/06/07
疫情3級警戒再延長!陽管處配合防疫工作,持續關閉或暫停各項遊憩服務設施至6月28日,包含所屬各遊客服務站、涼亭、休憩點、委外停車場、委外販賣部、流動廁所及生態保護區申請等各項服務。此外,並持續會同警察單位加強取締園區內違規停車、違法群聚或未戴口罩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