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為何不能餵食臺灣獼猴?淺談人與猴的相處之道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科

撰文/林良恭

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是現今最常在媒體看到的臺灣野生動物之一,近十年報章登載的消息,關於臺灣獼猴就超過上百條,可惜多半不是獼猴生物學研究的成果分享,而是牠「為非作歹」的事蹟(這裡所指當然是以一般人的眼光來評價)。所謂不良行為包括:在風景區搶奪遊客食物、侵入旅館民宅或學生宿舍、掠食踐踏農作物等等,真的是罄竹難書。
臺灣獼猴,是臺灣島上除了人類以外唯一的野生靈長目動物,可以說是我們的表親,保守估計50萬年前就來到臺灣討生活了。獼猴廣泛分布臺灣全島的森林環境,最高可至雪山的圈谷地區。「臺灣獼猴到底有多少隻?」這是最常被問到的題目,然而所謂臺灣野生動物各種類的真正族群數量,過去以來一直缺乏有系統、且全島性的調查。目前全臺灣的獼猴數量,「約在20萬至25萬隻左右」的數據資料,是取自臺大生態演化所李玲玲教授等多人於 2000年所做的報告,其估計全臺獼猴群數為10,404群,再以每猴群平均約20至25隻的猴子數,所加總推估出來的。
我們的鄰居日本獼猴(Macaca fuscata),過去為了觀光,日本一些地方設立了猴島或獼猴公園,並予以人工餵食,結果造成獼猴數量氾濫的管理困境。每年日本政府投入防治獼猴的經費高達50-60億日圓,至今仍是日本各縣市政府農林課頭痛的問題。
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正式公布時,當時將臺灣獼猴列入保育類動物的名錄內,受到法令規範該有的保護,不過現在臺灣獼猴已改等為一般類。有一年,政府公務單位特別頒發保育獎給臺南新化地區餵食照顧獼猴的民眾,現在起來實在汗顏,因為餵食獼猴造成當地猴群快速繁衍,且與遊客屢屢發生衝突的不良效應。人工餵食會促進雌猴提早成熟、生育間隔縮短,結果族群量變多,更嚴重是不太懼怕人,明目張膽搶食民眾食物、並侵入附近農地破壞作物等等行為。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部分遊客看到臺灣獼猴,為吸引其前來拍照,或是覺得臺灣獼猴很可憐沒食物吃,以食物誘引獼猴前來。久而久之,養成臺灣獼猴向人類拿食物的壞習慣,也逐漸靠近人群,使得人猴距離縮短以及人猴界線消失,甚至會有猴群為了向旅客乞討食物,會有圍在道路兩旁、站著看車輛內以及追著車輛的非自然猴隻行為,造成用路人的安全上的疑慮。而且獼猴有被路殺的風險,可能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
另外,人猴距離過近可能會產生獼猴攻擊或抓傷人的事件發生,且臺灣獼猴身上有許多的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像是皰疹B病毒、狂犬病、結核病及寄生蟲,可能造成人類死亡。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招集公園處志工、保安警察陽明山分隊、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湖山里、大屯里和馬槽花藝村居民,組成巡護隊進行獼猴驅趕工作,同時也對於民眾進行環境教育宣導,對於餵食獼猴依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八款裁罰3000元。

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學有一項定律──「人類對動物正負價值的判斷,受到該動物數量多寡的影響」。亦即,動物數量稀有時,人們對其好感通常大過討厭;但是數量若持續增加過多時,對牠的價值感受負面往往將超過正面。因此,當野生動物對環境造成危害時,經營管理學的第一要務便是降低該動物的族群數量。「如何降低數量?」不外乎導入提高死亡率及減少繁殖率的控制技術,坦白一點說,就是「個體移除」。日本現在每年至少獵殺獼猴2萬隻、梅花鹿5萬隻左右。基本上,猴群的成長有其生態平衡的調控變化。但獼猴會因餵食食物甜美食髓知味停留不離開,牠們輕易從人類手上得到食物,會變本加厲一隻帶一隻,最後整個猴群都「學壞」了。
動物每日求生存的行為本能或意識裡,根本沒有「加害」的目的,換句話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切都是我們自私的人類,將因果加諸於牠們的身上。因此如何找到所謂「為什麼/如何/最好」的策略,就必須要先檢討我們自己的惡行惡狀,修正我們種種自以為是的行為。我們對獼猴生態知識與危害的認識是否清楚?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美麗自然山林裡,大家要一起來行動,不要超越自然法則,不應餵食行為沾沾自喜。我們要胸懷戒慎恐懼之心,讓獼猴回歸自然野地,遠處欣賞牠們的一舉一動,才是維護生態的最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