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山羌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科
山羌 (Reeves's muntjac)

 

其他名稱羌仔、麂、吠鹿

 

學名Muntiacus reevesi

 

分類哺乳綱 偶蹄目 鹿科 麂屬

 

特徵小型鹿科動物,體長約47-70公分,體背暗黃色,上胸體側灰褐色,四肢黑褐色,頭側頸、喉與下胸則為土黃色。雌性無角,雄性有一對簡單叉角,角基前方有小隆起。

 

分布華中與華南、臺灣

 

棲地山地森林

 

習性日夜都會活動,晨昏常至水邊飲水,生活於闊葉林、林緣灌叢、溪谷等地,以地表的植物、落葉為食。

 

Point


  • 臺灣的山羌為特有亞種,亞種名為micrurus

  • 會發出響亮的吠叫聲,因而有「吠鹿」之稱。聽吠叫聲是調查本種最重要的方法

  • 生性膽小警覺,公羌會用眼下方的腺體分泌特殊氣味,塗抹在樹枝或植物上來標示地盤。

  • 以往是獵人的重要狩獵目標,近年因保育提升,全台低海拔山羌數量都明顯增加。2019年從保育類調降為一般類,但同樣受野保法第17條保護,不得任意獵捕。

  • 園區內早年罕見,但近年數量漸增,是自動相機出現指數最高的動物。在園區內分布非常不平均,主要分布在磺嘴山-鹿崛坪山區、風櫃口-擎天崗步道兩側山區、鹿角坑保護區。以磺嘴山-鹿崛坪山區族群數量最為豐富。


 

標本來源

其中一隻是懷孕母鹿因車禍而死,保育課同仁製作標本時特別將胎兒以浸液標本保存,想讓參訪民眾能感受到路殺對於野生動物族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