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國際合作青斑蝶研究

  • 發布單位:陽明山國家公園
緣起

陽明山的大屯山系,是青斑蝶的大本營,主要分布在各山頭的西側(背東北季風面),配合了大屯山頂生長了許多島田氏澤蘭(Eupatorium shimadai Hay.),六、七月的高峰期可達十幾萬隻,可說是「世界奇景」。島田氏澤蘭花蜜中含有一群統稱為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 的植物鹼,青斑蝶吸食花蜜,除了獲得能量,同時也會吸取這些和能量無關的植物次級代謝物質,這些植物鹼為合成性費洛蒙的重要成份,青斑蝶的這種食性被稱為 嗜植物鹼性(Pharmacophagy)。

青斑蝶 (圖一)

青斑蝶 (圖一)

當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島田氏澤蘭開花時,幾乎無法在其他植物上看到牠們,所以此時也正是觀賞青斑蝶的絕佳時機。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回顧過往十餘年來,這塊萬餘公頃的土地,除了提供每年超過一千萬人次以上的遊憩服務,及致力於生態保育的工作之外,如何正確的引導民眾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的環境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們深感或缺及不足的,尤其在邁入二十一世紀,資源逐漸短少的年代,如何教導人們從瞭解生態、愛好自然、進而發自內心想要保護我們僅有的綠色資源尤其重要。

青斑蝶的保育及標放工作一直是本處朝永續經營的一大工作及目標,在此也希望所有熱愛這片土地的人一起加入青斑蝶的保育活動。

遷移

動物的遷移,一般都會注意到各種候鳥。但在昆蟲當中,有遷移行為的種類也不少;較為人所知的,就是北美洲大樺斑蝶的遷移。北美洲的大樺斑蝶,以落磯山脈分為東西兩個族群。

每年秋季,原來散佈在北美各 地的大樺斑蝶,開始逐漸成群,往南遷移,一直飛行至墨西哥中部山區 (落磯山脈西邊的族群則是沿著西部加州的海岸線一帶,成小集團分散越冬),在此以成蝶越冬;來年春季,在這裡繁殖的新一代大樺斑蝶,則向北飛行,回到原來活動的地方。年年週而復始,遷移旅程長達三千公里。

台灣與日本的青斑蝶屬於同一個亞種;地理位置上,台灣在東亞島弧帶末端。

1995年,在八重山群島的与那國島,再捕獲到一隻在大阪被標記後釋放的青斑蝶。而与那國島僅距離台灣東北部百餘公里而已,因此就地理與相同種類等關係, 台灣的青斑蝶很可能也具有相同的遷移行為,但這需要人力與時間才能證實。因此,我們希望能集合台灣各個地方愛好蝴蝶的朋友,一起來對台灣的青斑蝶進行標識再補的研究工作;希望能找出青斑蝶遷移路徑的起始、終點與中間各個停留地,並對青斑蝶的遷移行為、季節性等能有更詳盡的了解。

認識青斑蝶

青斑蝶類的蝴蝶,都是因為其黑褐色的翅上,有因明顯的淡青色斑紋而得名。青斑蝶幼蟲的食草為台灣牛嬭菜、牛皮消等。島田氏澤蘭花蜜中含有一群統稱為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 的植物鹼,青斑蝶吸食花蜜,除了獲得能量,同時也會吸取這些和能量無關的植物次級代謝物質,這些植物鹼為合成性費洛蒙的重要成份,青斑蝶的這種食性被稱為 嗜植物鹼性(Pharmacophagy)。當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島田氏澤蘭開花時,幾乎無法在其他植物上看到牠們,所以此時也正是觀賞青斑蝶的絕佳時機。

青斑蝶 (圖二)

青斑蝶 (圖二)

標放研究

斑蝶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分布在韓國、日本、台灣,是目前已知另一種也有長距離遷移的行為的蝴蝶。自1980年起,日本各地開始以標識再補法,追蹤境內的青斑蝶在各島嶼間的遷移路線。日本境的青斑蝶夏季時,在各平地與山區活動 (北海道除 外);九月時,青斑蝶由山區逐漸飛至平地,並藉著北季風 (東北季風) 向南方飛行,一直到九洲地區,以及其下的東亞島弧帶,如琉球群島。並在這些地區產卵,會以幼蟲方式渡冬,而隔年的四~六月成蝶再往北方飛行。

台灣與日本的 青斑蝶分類上屬於同一個亞種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在日本境內的青斑蝶有隨季節遷移的現象,春、夏初時由南向北;秋季時由北往南,自山區向平地移動。南下的紀錄,最遠可到達八重山群島的与那國島,僅距 離宜蘭百餘公里。台灣的青斑蝶族群是否可能與日本一樣,具有這種長距離的移動飛行現象,是一個尚未經過驗證的疑問。

2000年中,兩筆在台灣北部陽明山標放,而分別在日本鹿兒島縣、滋賀縣被日方研究者再捕獲的青斑蝶紀錄,算是首次證實台灣青斑蝶族群具有長距離遷移 飛行的能力。而隔年2001年11月下旬,在台灣屏東縣及北部陽明山國家公園,分別再捕或紀錄到由日本奈良縣及長崎縣標放的青斑蝶,對於台灣-日本間,青 斑蝶長距離往返飛行的現象更加確立。這些紀錄雖然算是青斑蝶研究中的一個突破,但許多相關細節仍然不清楚,諸如飛行的詳細路徑與、飛行移動的方向是否具季節關係等均尚待進一步研究以求了解。

野外活動情形

野外活動情形

野外活動情形
 青斑蝶幼蟲

青斑蝶幼蟲

野外環境見到的青斑蝶成蝶,雄性佔了大多數,偏好菊科 (Compositae)的蜜源植物,如島田式澤蘭 (Eupatorium shimadai)、 白鳳菜 (Gynura formosana) 等,發生季節時,經常可以見到成群聚集於花叢上吸食蜜源。白天活動時,會乘著氣流由低地向山區緩緩爬升飛行。

在台灣,青斑蝶分布在全台海拔0~2000公 尺,主要在低海拔的山區。全年均可見到,但平地出現的數量並不多。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年約四月左右,青斑蝶開始出現在大屯山山麓一帶,數量與日俱增,於六七月時達到最高峰。根據以往的調查,青斑蝶的數量最多可高達九萬多隻,但近年調查的結果,數量有減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