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現代與原始並存的冷水坑-冷水坑的人文滄桑

  • 發布單位:陽明山國家公園

冷水坑自清領中期就有此地名,顧名思議是因附近有沈寂的碗口狀小火山爆裂口,口內源源不絕的汨出低溫的溫泉;「冷水坑」地理上泛指位於七星山、七股山及竹篙山間的平坦谷地,早期可能是火山熔岩形成的堰塞湖,後因內雙溪上源的松溪不斷向源侵蝕,才形成現今的溪 谷與平坦台地,民國80年挖掘冷水坑吊橋地基時,尚可見到成層的火山灰與火山碎屑岩等。

由此可知火山爆發後,火山地表從初期的演替演變成穩定的森林群落, 可能歷經數十萬年的變化。這裡最早期可能因氣候、土壤等因素蘊育了棻鬱蒼翠的植被及生存其間豐富的野生動物;且由於冷水坑位大屯火山群彙的中央地帶,有廣 佈的地質熱液換質帶,及其所形成的火山爆裂口、硫氣孔、噴氣孔等,創造了此區特有的火山地熱景觀。這些特有的野生物、植物及火山地熱產生的硫磺礦產等資源利用,蘊育了早期先民的生活文化。

冷水坑舊現況

冷水坑舊現況

2000年前,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從海外移居台灣北部,他們曾深入山林深處採摘野果裹腹,取材建屋,森林內梅花鹿、山豬、羌等野生動物更是他們的獵物,直至三、四百年前西班牙及荷蘭人佔據台灣北部時,梅花鹿的鹿皮與鹿脯仍是當時的出口大宗;硫磺亦開採並外銷世界各地;明鄭時期,開始於七星山附近屯墾,至清康熙年間,中國泉州移民開始由台北盆地拓墾,至乾隆年間漢族漳州、泉州移民激增,本區附近亦有金包里大路(魚路古道)經過,故墾殖開發亦較早,先民們利用原始的樟樹林採製樟腦,以楠木燒炭薪材,於平坦處並拓墾栽植番薯、水稻、小米等,同大自然挑戰,爭取生存的空間。乾隆年間,由於自中國引進烏龍茶種,故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漳、泉移民向平埔族人租或購地墾植栽種大面積的茶園,當時茶葉極為興盛。

嘉慶、道光年間除茶葉外,藍染產業亦極為興盛,此區附近溪谷 旁農民栽植大量的大菁作物,以提煉藍色的染料,平坦處則栽種番薯、雜糧等作物,現今於森林邊緣或底層尚殘存有茶苗及大菁群落。在鄰近的山坡地及竹篙山一帶,除早期茶園外,並曾廣植桂竹、綠竹、孟宗竹等竹園,現於步道旁及廢棄的遺址旁偶可發現成叢的竹林。竹子與台灣的先民有濃郁的鄉土情感,一般在房舍、聚 落四週會栽種以供圍籬、避風、遮蔭等使用,竹材並可供建築屋頂,牆壁、農具、竹簍及竹籃等容器及畚箕、竹掃把等使用,竹筍可供食用,這些豐富了先民的生活經驗。由於現今塑膠工業的發達,已少有人使用竹材了。

日治初期茶葉、大菁產業日趨沒落,漸漸此區的山林又為栽種柑橘所取代,一般以桶柑及椪柑為主,由於當時外銷暢旺及價格好,草山柑橘盛極一時,直至民國58 年因柑橘黃龍病病毒蔓延,至此一蹶不振,現今於當時柑橘園廢耕地的森林底層尚可見到殘存的柑橘殘株。

日治中期因當時的裕仁太子來台行啟訪問,於1924年 (大正13年)訪問草山,並開始推行大屯山造林運動及裏大屯山造林運動,並由當時台灣總督府專賣局負責各種樟樹、楓香、柳杉、黑松、相思樹等樹種的造林,冷水坑地區亦栽種許多此些樹種,但由於東北季風強勁及有硫氣干擾,造林木生長不佳,部分成為放牧草原,至光復後再重新栽植柳杉、琉球松、楓香等造林樹種,故本區目前尚可見到大面積柳杉林、黑松及琉球松林,部份背風面及低谷處已由芒草原慢慢被低矮灌叢侵入,部份也已形成紅楠(豬腳楠)為主的闊葉次生林。

採礦殘存的低窪處,形成以燈心草、莎草、雀稗等溼生植物為主的沼澤地。冷水坑遊客服務站下方的田園景觀區,早期曾是先民栽植番薯雜糧維生處所,也曾隨著產 業變化栽種過茶葉、大菁及水稻等作物。

日本人東亞戰爭期間及光復後荒廢,變成荒草叢生並形成沼澤地區。當時附近有很多的山豬、台灣野兔等出沒,並於秋冬季 節很多的小水鴨等候鳥造訪。

後來又歷經水田、旱田的開發,至70 年代後,此處已形成台北市農會輔導的高冷蔬菜專業區,栽種以甘藍、大白菜、四季豆、玉米、番薯等為主的作物,至80 年代並形成著名的觀光農園。民國74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當地的農民漸漸將蔬菜轉作為園藝花卉培育,早期栽種的花卉以杜鵑花、茶花、龍柏、黑松、菊 花、六月雪等為主,後來因海芋甚為遊客喜愛,本區也曾大面積闢為海芋田,於每年二至四月花季期間,各種杜鵑映紅配合雪白的海芋花朵為冷水坑地區帶來早春氣息及田園景觀之美,各式的花朵及海芋花栽種的水田吸引了無數的蝴蝶、昆蟲、青蛙於田野鳴唱,遊客散步其間能感受大自然的樂章。80年代晚期因海芋大量染病,故近年來改回以觀賞花木之苗圃為主。

冷水坑地區位於金山斷層與崁腳斷層之間,且居大屯火山群彙中心,附近又有許多的重力斷層經過了形成此區地底地熱活動劇烈,熱漲換質作用強烈,故從中湖戰備 道入口,沿七星山與七股山之間鞍部,也即馬槽溪的上源,至冷水坑溫泉附近,沿途密佈有激烈活動的火山爆裂口、噴氣孔與硫氣孔,附近岩層受硫氣燻染極易崩 塌,加上附近水源豐富,不斷滲入地底經岩漿熱源加熱,形成此區源源不絕的溫泉,加上硫氣孔及熱液換質作用影響,形成此區豐富的火口硫磺、礦染硫磺、硫化鐵 礦、瓷土礦、白土礦、地熱能源等。這些豐富地底礦產資源的利用,可遠溯至平埔族及清領時期。在清康熙、乾隆至同治年間,草山的硫磺一向禁止開採,惟歷代無 法杜絕私人偷採。至清光緒年間,劉銘傳開放採硫並成立磺腦總局辦理輸出,草山的硫磺開採盛極一時,直至日治期間冷水坑的硫磺礦已是草山硫磺開採的重要礦場。

當時全大屯火山彙的硫磺山(主要產硫處)重要的有十處,有北投的地熱谷與硫磺山、磺溪內的中山樓附近、竹子湖、馬槽、冷水坑、磺坪、大油坑、死磺坪、 三重橋、庚子坪等;而冷水坑附近因有馬槽(中湖戰備道旁)、磺坪(夢幻湖停車場對面)及冷水坑(冷水坑火山爆裂口及其周圍)等硫磺礦床,佔全草山十大礦場 之三,構成當時最重要的產硫磺礦場。

冷水坑礦床主要蘊含沈澱型的硫磺礦床,此沈澱型的硫磺礦形成於火山爆裂火口的湖底盆地內,現在湖內常積滯著冷泉,且持續噴出著硫氣等瓦斯使產生沈澱硫磺。其生成機制為池底湧升約含硫溫泉或硫氣孔所噴出的硫化氫氣瓦斯(硫氣),經過氧化作用而析出的硫磺,滲浸於池內軟弱的堆積層中,或與池內細粒土砂混合堆積 形成礦床。

此礦床因有硫磺芝作用形成乳白色,含硫成分極高。採硫礦床附近並有夾雜著黑色硫化鐵礦,依文獻記錄,日治時代此區每月約生產40噸硫磺,年產量 可達1000噸以上,依當時探勘估計冷水坑埋藏量有六十萬公噸,於清領末期、日治時期皆以露天開採。冷水坑礦場最早有規模的經營,為日治初期的日本人經營,後於民國6年7月為德記礦業公 司許漢源 先生所有,後又因韓戰爆發,各國禁止硫磺輸出,使光復前後硫磺價格大跌,在韓戰期間又大漲;所以民國40年左右直至60年代中期為冷水坑硫磺礦及硫化鐵礦 等開採的黃金時期,產量最大,當時煉煮硫磺的 " 灶 " 有十數個,每個灶有六個磺鍋來蒸煮,工人達兩百人以上。

另外本區硫化鐵礦的開採,在光復後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於民國44年讓渡於瑞永礦業公司,並於民國 54年再讓渡於宏昌礦業公司,當時以水選及滲透提煉硫化鐵礦,產品大部份供台肥公司製作肥料,後雍來礦業公司並利用殘餘廢礦白色硫磺土(俗稱白土)製成化 工原料使用。民國40年七股山旁發現黑色硫化鐵礦床,使此區成為台灣硫化鐵礦重要來源,解決了光復後向日本進口來源之中斷。當時台肥公司每月需2000公噸的硫化鐵製作肥料。

依民國46年左右瑞永礦業公司的保安管理員張玉龍先生口述,當時有煉硫灶五座以上,每日有30工人以上輪流燒煮,盛產時曾達百餘人採硫。採硫工人將煉硫殘渣以台車道經現今冷水坑吊橋旁送至東南方的湖區堆置。此湖以前為放牧牛隻時,牛沐浴、飲水的處所,後來在80年代底由管理處改成水生植物復育池,周圍尚可見到台車道、栽種茶葉、柑橘園駁崁、牛舍、工寮及已銹蝕的採硫設備,也印證此區的滄桑。

當時冷水坑及擎天崗附近地區皆是軍事管制區,冷水坑下方並有一處昔日閻錫山將軍遭軟禁處所,並有分隊駐所,故當時冷水坑附近管制極為嚴格,需通行證才能進入;當時有簡易車道通往擎天崗,沿途佈滿反空降堡並興築許多的碉堡、防空壕等;當時冷水坑的田園區已廢耕並也曾形成水窪沼澤區,沼澤內充滿各式如小水鴨等候鳥、台灣野豬、山兔等野生動物,為當時重要偷獵場所,直至軍事管制解除後才再有耕作。

冷水坑除上述各種硫磺、硫化鐵、白土礦等開採外,在菁山路 101 巷旁我們尚可看到乙處日治時期人工挖掘的山洞,洞底有不斷從岩石裂隙汨流的硫磺溫泉,初期被農民引至現今冷水坑服務站眺望平台下方,設簡易溫泉池供早期農 民及登山客使用,民國81年為下游山豬湖居民私自接用。在山洞的口緣上方有不斷噴發的小硫氣噴氣孔,噴氣孔周圍有金黃色的硫磺結晶及因熱液換質作用形成矽化的岩塊,下方並可見到硫磺芝形成的湯華,並生長有火山葉苔及初期演替的各種苔蘚等植物,是觀賞火山早期生命演替重要場所。

冷水坑的人文滄桑

冷水坑的人文滄桑

冷水坑的溫泉利用也是本區最大的資源開發,除上述溫泉使用外,日治初期日本人開鑿磺坪下方約長 一公里 的隧道,將馬槽溪上源的豐沛溫泉,藉著管線引導經蔬菜專業區運送至山豬湖及山仔后等處供住家及旅館使用。另外在現今的冷水坑兩間溫泉浴池,是民國81年由 管理處興建的,此處日治時期,日本人發現時曾以天然土石圍成一約20餘坪的天然溫泉浴地,後因七星山山坡下岩壁崩毀,面積縮小,光復後尚有登山客使用,至 國家公園成立前後,有一退伍軍人夫婦於此處搭一簡易寮舍,除販賣簡易餐飲外並提供溫泉洗浴,故往昔此處稱為阿公阿婆店。除上述三處溫泉源頭外,位七股山側 的馬槽溪上源有系列的噴氣孔、崩崖及眾多的溫泉源頭,這些溫泉則被圜堤匯集供現今馬槽、七股等後山地區的民眾及旅舍使用,使馬槽地區成為國家公園內另一個 重要的溫泉鄉。

60 年代由於石油及世界能源危機,各國積極尋找新的能源,本區附近噴氣孔活動頻繁及地底蘊含豐富的地熱能源,遂為當時經濟部能礦所選用為地熱能源探勘實驗場所,並於現今中湖戰備道往夢幻湖重道交叉路口旁附近,設置地熱研究所乙棟(該址現已塌陷一半,只剩遺址),從民國58年起至62年間在中湖戰備道旁,冷水 坑停車場及菁山自然中心附近,共開鑿了十餘口地熱井,最深曾達1600公尺地底;為了利用探勘井噴出的地熱蒸氣,並曾於現今夢幻湖停車場處設置熱帶園藝花卉、蔬菜作物等的試驗溫室及木材乾燥試驗室等,期將該區豐沛地熱能源充分的利用;惟因地熱中含有過多的硫磺氣體,造成地熱井場腐蝕,加上石油危機解除,於 70年代後期地熱井的利用就漸趨沒落了。

冷水坑旁的七股山是清領中期後,由中國漳州移民的七戶人家在此拓墾茶園所留下的地名,早期七股山因採礦及自然崩陷而形成如癩痢頭狀的山頭,故另有麻瘋山之稱。此區除蘊含各種礦產、地熱、溫泉外,早期亦曾放養耕牛、植茶等;在七股山北側衝風帶因環境惡劣不易演替成森林,加上民國77年的森林火災,現今已形成 壯闊的芒草原。七股山另於日治期間至國家公園成立前,亦有登山步道通達七股山頂及其下方馬槽地區;日治初期抗日義士簡大獅並曾出沒於此與日軍週旋數週。

而七股出的背風南向坡,因地形關係已自然演替為原始次生闊葉森林,惟山腳下昔日的採礦工寮已被使用為廟祠,影響當地自然景觀。採掘白土礦的雍來礦場於民國 82年間的颱風過後,荒蕪一片,後來管理處予以徵收後,加以景觀美化作為休憩及環境教育的場所。另外在冷水坑上方的七星山山腹有舊稱鴨池的夢幻湖,昔時冬季會積水成池,為候鳥小水鴨等遷移必經的驛站。日治牧牛時曾為牛隻飲水、沐浴場所,光復後曾實施 柳杉、楓香等造林;至民國61年發現池中生長稀有的厥類植物一台灣水韭,名聲大噪;後又因附近教育電台發射站設立,加上車道的開闢,危及此區水韭的生態與 生長。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積極劃設為生態保護區保護,期讓此種稀有孑遺的植物能永續的生存下去。

附近緩坡的開闊地早年即已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 管理處闢建為七星公園,供登山遊客休憩使用。民國74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為因應擎天崗日增的大量遊客及為增加園區遊憩休閒場所,於民國79年將原冷水坑火山爆裂口旁的地熱井探勘地整理為冷水坑停車場,並於其下側設一景觀涼亭,民國81年將此亭改建為冷水坑遊客服務站,並將當初因開闢地熱井被破壞的乳 白色湖泊整治復舊,並於民國83年完成拓寬菁山路及冷水坑至擎天問的自導式步道,至此冷水坑的遊憩服務設施:眺望平台、休憩座椅、解說牌、指標牌 …… 等已完成設置,讓遊客來到此處能有高品質的遊憩體驗,並能將自己溶入大自然的心。

冷水坑從早期的樸實無華,鹿群悠遊至清領各種礦產資源開發,日治溫泉利用,光復後地熱探勘;以及歷代先民於栽植產業作物以求奮鬥生存,在歷盡時空舞台的焠 鍊中並不寂寞,這些都是此區先民共同生活的文化經驗。現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成立在此區應是這些有形與無形文化經驗的傳承,也是在冷水坑這塊地景變遷歷史中,找出先民汲取這塊自然土地臍帶相連的鄉土情懷,陽明山國家公園希望冷水坑這樣的保留下來,讓後代子孫在這些有形的遺址及無形的文化經驗中獲取存在我們血液中的生活經驗,喚起根植我們內心深處的集體記憶,如何扮好我們此時此刻的角色,正是我們需深思之處。 (呂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