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綱領四:建構四大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知識概念

  • 發布單位:解說教育科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內容認知領域之教學,涵括環境資源、環境變遷、環境生態及生態管理等概念綱領。

環境資源

  •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資源與社會及文化發展息息相關,我們應予保育,使所有生物與資源都能共存。
  •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資源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生存所需,可分為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
  •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資源型態涵括火山地熱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能量資源、氣候資源、水體資源、岩土資源、人文歷史資源等。
  •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地形資源、地景資源、水文資源等資源型態,影響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的生態與人文的分佈。
  •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資源與空間有限,有一定的環境承載量,我們應永續利用資源,不可過度開發。
  • 陽明山國家公園中,各種不同的資源是所有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自然資源有限,我們應以明智與永續使用為目標。
  • 陽明山國家公園氣候分屬亞熱帶氣候區與暖溫帶氣候區,因受緯度、海拔與季風影響,環境適合生物生長,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 陽明山國家公園多樣的地形與豐富的植被,孕育許多台灣特有物種,也為各種動物提供絕佳的覓食、活動與棲息場所。
  •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地質地形景觀資源,以特有的火山地形地貌著稱,以大屯山火山群為主,園內火山口、硫磺噴氣口、地熱及溫泉等景觀齊備,是個火山地形保持十分完整的國家公園。
  • 陽明山國家公園植物資源景觀,因受火山地質與東北季風影響,園區內植被景觀可概分為水生植物、草原與森林植被等三大類。
  • 陽明山國家公園深受緯度及海拔之因素影響,氣候季節性變化極為明顯,造就極富生態、地理、景觀、人文、遊憩等多樣化的資源與價值。

環境變遷

  • 人為造成的汙染(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污染、噪音汙染等),會衝擊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平衡。
  • 人口過度成長及資源超限利用,會威脅陽明山國家公園所有的資源。
  •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變遷,涵括生物環境改變(如生物多樣性消失、外來種入侵等)及物化環境改變(如氣候變遷、環境污染、自然災害、棲地破壞、人為干擾等)。
  • 人類誤用與濫用國家公園自然資源,會引起嚴重的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和生態失衡,導致所有生物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危機。

環境生態

  • 陽明山國家公園主要由森林生態系、草原生態系、溪流生態系、火山生態系及人文生態系所組成,是無數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 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系統組成,可分為生物組成(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組成(陽光、空氣、水及岩土等),彼此相互依存,相生相剋,維持生態平衡。
  •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環境與生態倫理為基礎,是人與自然間維持生態系平衡的主要原理。
  •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環境與生態倫理為基礎,是人與自然間維持生態系平衡的主要原理。

生態管理

  • 陽明山國家公園依據《國家公園法》成立,目的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
  • 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育面向,涵括生物多樣性保育、火山地景保育、森林保育、溪流保育、水土資源及人文資源保育等。
  •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資源必須理智的經營管理,才能免於枯竭。
  • 民眾的生活、生產和消費型態,是影響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品質重要因素。
  • 國家公園環境與資源的生態管理,應從維護生態環境、深化環境教育、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加強污染防制開始。
  • 陽明山國家公園根據《國家公園法》第十二條「國家公園得按區域內現有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源特性,劃分左列各區管理之:一、一般管制區。二、遊憩區。三、史蹟保存區。四、特別景觀區。五、生態保護區。」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完整多樣的生態環境,進行長期環境監測,確保資源永續發展,保障民眾安全福址。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結合國家公園及周邊地區之資源特性,發展精緻及深度的生態旅遊,透過優質的遊憩體驗,提升遊憩品質。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加強與園區內住民之夥伴關係,促進住民參與,改善社區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整合園區自然與人文資源特色,建構相關知識平台,推動數位典藏,落實資訊之活化利用與共享。
磺嘴山眺竹子山(陳志明攝)

磺嘴山眺竹子山(陳志明攝)

大屯瀑布下游(彭小軒攝)

大屯瀑布下游(彭小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