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陽明山賞苔蘚樂趣多

  • 發布單位:陽明山國家公園

撰文/楊嘉棟、姚奎宇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於大台北地區,如此人文、生態與景觀兼備的國家公園提供都會區全民所共享,實屬難能可貴,令人更加珍惜。近年來國人日益重視生活及休閒品質,利用假期從事自然生態相關旅遊活動的人也愈來愈多,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各生態保育社團之共同倡導下,參與賞鳥、賞樹、賞蛙、賞蕨等生態旅遊活動,已蔚為風尚。在這自然觀察主義儼然已成為知性之旅及生態之旅主要潮流的時代,大家的眼光逐漸注意到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綠色小精靈-苔蘚植物。其實賞苔蘚活動四季皆宜,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日本地區更有許多以苔蘚著稱的寺廟及園林,其中各形各色的苔蘚植物,將生態環境粧扮得細緻動人。臺灣地區,重巒疊翠,雨量充沛,氣候溫濕,繽紛多樣的苔蘚植物,正是自然觀察活動的最佳對象。

苔蘚植物顧名思義,可分為苔類、蘚類及角蘚三大類,從外觀分辨這三大類並不困難,佐以放大鏡的輔助就更容易了。首先要辨別植物體是由莖和葉所構成的莖葉體,或是無法區別莖葉的片狀體。一般而言,苔類為莖葉體,可區分為直立和匍匐生長兩大類型。苔類的葉片通常同形且不開裂為裂片狀,常具有1或2條中肋,例如金髮苔、卷柏苔等。蘚類則有莖葉體和片狀體兩種形態,莖葉體蘚類葉片通常有側葉、腹葉之分,且開裂為裂片狀,不具中肋,例如鞭蘚、羽蘚等;片狀體蘚類又可區分為簡單型和複雜型兩大類,複雜型片狀體蘚類其組織分化,表面通常具有氣孔,內部具有氣室和同化絲例如地錢、蛇蘚等;相對而言,簡單型片狀體蘚類其組織未分化,植物體通常略呈半透明狀,例如片葉蘚、帶葉蘚等。除了外部形態的不同外,蘚類的細胞中具有油體,故揉捏一小段蘚類植物體,常可聞到一股略帶刺激性的揮發氣味。角蘚類則全為略帶透明狀的片狀體,其孢子體呈角狀為其最大特徵。

據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特有生物中心的調查研究顯示,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區共有163種苔蘚植物,許多步道周邊苔蘚植物的密度及種類多樣性都很高,很適合推動賞苔蘚活動,且賞苔蘚的裝備很簡單,輕鬆的登山健行穿著即可,若能隨身攜帶一個10倍放大鏡則更好。

泥炭苔就是一般人們所熟悉的水苔,是在園藝上極為重要的資材。在陽明山地區,夢幻湖有大量的狹葉泥炭苔、翠翠谷有為數眾多的大泥炭苔及暖地泥炭苔。泥炭苔通常生長在沼澤區,為一特定生態的代表物種,近年來歐美地區更以泥炭沼澤區之分布向北極圈移動的情形,做為全球氣候變遷的指標之一。二子坪步道至向天山步道的苔蘚植物相也很豐富,例如扇型的南亞孔雀苔,在步道的座椅旁都很容易觀查到。此外,陽明書屋周邊的白髮苔、毛地錢及日本蛇蘚等常見苔蘚數量豐富,成片的白髮苔如地毯般,更是一絕;八煙地區還有一些特殊的苔蘚如沉水性的叉錢蘚在水圳中生長,都是一些容易觀察和辨識的苔蘚。

陽明山賞苔蘚不受季節限制,且饒富趣味,提醒大家下回到野外欣賞大自然時,別忘了注意樹上、地上、石面甚至植物的葉面上,一群細緻可愛的苔蘚植物正等待您的細細品味。在賞苔蘚時應注意安全,且不任意刮取或挖採苔蘚、攀折植物,以減低對生態的衝擊。此外,苔蘚植物對環境極為敏感,愛它就把它留在原地,不要帶回家,讓這些綠色小精靈,能在國家公園中繁衍,並期待下次的與您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