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登山健行安全守則

溪谷

溪谷 (韓志武攝)

美國國家公園有這麼一句話:「入山者需自行負責自己的安全,國家公園不能保證能及時救援成功。」這提醒每一位入山者,都該認真的做好自己身體、心理、體能、裝備、資訊、糧食、安全、環保的準備,才能進入山區活動,而且隊友有難時,應以自己救援為第一要素。

  • 慎選健行登山伙伴,最好與政府立案社團的隊伍同行。
  • 健行登山不要跟隨沒有經驗及缺乏責任感的領隊同行。
  • 切忌個人硬闖及不要參加新手超過1/3的登山健行隊伍。
  • 對計畫要週密,不可隨意更改,同時應讓同行者瞭解。
  • 多閱讀有關登山書刊與資料,充實自己對野外的認識。
  • 平時培養野外興趣,體能及技術鍛鍊,必須認真實施。
  • 出發前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如有不適,應作健康檢查。
  • 裝備要齊全,飲食要充足,指北針、頭燈或手電筒、備用電池、哨子、地圖、雨衣等不可缺,珍惜自己的生命,多背一點東西不算什麼。省電的LED頭燈或手搖式充電手電筒等新產品更建議大家添購。
  • 當日離家與登畢返回,都要會知親屬及社團留守人員。
  • 隨時注意同伴心理及健康情形,以發揮肝膽相照精神。
  • 進入山區應隨時注意氣候的變化,時時要有應變準備,雲層濃密下降或天色昏暗時時,寧可回頭先下山以策安全。
  • 對於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輕心。連擎天崗附近都曾發生過大學生死亡的山難。

迷路

風化安山岩塊

風化安山岩塊 (陳志明攝)

造成迷路的原因很多,如:無登山嚮導員隨行、不熟悉登山地理環境、體能差脫隊、未攜帶登山地圖、指北針、未養成隨時定位的習慣、天候因素等。登山健行切忌因為趕時間而抄不熟悉的小路。

登山行動中應隨時留心觀察周圍的風景及地形、地物以及前面的人所留下的腳印,同時應注意嚮導員留下的記號或足以指引正確路徑的任何標誌。遇叉路 時尤應仔細辨認觀察,可用哨音聯絡,或等候隊伍確定正確路徑。對於沒有到過的山區或濃密的芒草林、箭竹林,都應沿途留下記號,以便走錯路時可原路折回。並 且對一些容易誤認的獸徑、獵徑、林道、保線路、取水徑等,都應加以辨認。

萬一誤入迷徑,最忌驚慌失措、胡走亂闖。應當鎮靜、保留體力,辨明方向後退回原處重新確定正路或等待救援。注意防濕、防風,並節省糧食、飲水及 手機電池。若發生意外事故時,應先找一個收發電訊較佳的位置,再利用手機撥打110、112、119或通知有經驗的親友代為報案。求救時應清楚告知行走路 線、目前可能位置、海拔高度、地形與特殊景觀等,以獲得信任與支援,手機可改為每小時正點時開機5分鐘通話以節省電力。若要移動位置以避風雨時,應沿路折 斷一些小樹枝、綁草葉或堆疊石頭作為記號,同時讓搜救的人員可以循跡找到你。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若有山難事件發生時,因樹林濃密與天候通常不佳,因此均以陸上搜救為主。目前陸上搜救多結合消防、警察(含分局、派出所及國家公園警察隊)、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民間救災(難)團體(如義消、義警、山青、救難大隊及搜救志工等)。

為了減少迷路時的困擾,最好避免單獨一人登山或脫隊。行前若能購置指北針、省電的LED手電筒或手搖(手壓)發電的手電筒(有些多功能的機型具 有手機充電、收音機、閃光燈和哨音等功能)、(電池式)手機充電器、雨衣、禦寒衣物、打火機、口哨、萬能刀、GPS等攜帶備用,萬一迷路時,也比較能維護安全。

受傷

人為負傷或遭受傷害時,不論傷勢輕重,都要沉著,立即採取急救措施並請求支援。通常失血只要不超過1000CC是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因此不用看到流血就驚慌失措。一般的外傷只要有適當的止血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落崖

失足落崖應心平眼快,即時手提最近樹幹、茅草、岩石等突起物以防繼續掉落並等待救援。

中暑

症狀判斷:患者出現體溫高達攝氏40度以上、皮膚乾燥灼熱與潮紅、頭痛、昏眩、脈摶強而快,嚴重可能虛脫昏迷處理:
  • 將患者移到陰涼處或冷氣房。
  • 立刻降低患者體溫:採水浴或脫去衣物,用濕泠的床單包住並加電扇和搧風以使體溫降至攝氏38度為止。
  • 如果患者昏迷,但呼吸正常,則採側臥之復甦姿勢,處理過程中儘速送醫。

失溫

造成失溫的原因係因海拔愈高,氣候的變化愈大,當缺乏適當的保暖設備,或長期暴露在氣候惡劣的低溫環境下,特別是精疲力竭、衣物潮濕的情況下時,會產生體溫下降的生理反應。當體溫降到攝氏35度以下時,人體即已進入失溫狀態。

失溫症狀包括:感覺寒冷、皮膚蒼白、四肢冰冷、劇烈而無法控制的顫抖、言語含糊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應遲鈍、性情改變或失去理性、脈搏減緩、失去意識等。患者一旦進入失溫狀況,可能在數小時之內死亡,嚴重者可能心跳極慢,呼吸細微,即使呼吸及心跳停止,也不可認定患者已死亡,應立即施以急救處理。

急救的原則:防止患者繼續喪失體溫,並逐步協助患者獲得正常體溫,將患者帶離惡劣的低溫環境,移至溫暖的帳篷或山屋內。脫掉潮濕冰冷的衣物,以溫暖的衣物、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若患者意識清醒,則可讓他喝一些熱而甜的飲料,若已不省人事,則讓他以復原姿勢躺著。可給與患者熱水瓶或施救者以體溫傳導,以防患者體溫再度下降。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應展開心肺復甦術,並儘快送醫。切記不可給患者喝酒,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也不可鼓勵患者作運動。

休克

無論是疾病或意外傷害,皆有可能造成輕重不同的休克症狀。症狀:感覺虛弱昏眩、焦慮不安、嘔吐、皮膚蒼白濕冷、呼吸淺而快、脈搏快而弱、甚至昏迷。

處理:
  • 使患者採平躺姿勢,頭部偏向一側,腳部以毛毯、木箱等物墊高。
  • 鬆開項部、胸部的衣物束縛。
  • 蓋毛毯保暖(不可使用熱水袋,避免因皮膚血管擴張使血液流向皮膚,使器官缺血嚴重)。
  • 依休克的不同原因加以處理,如出血者給予止血、骨折固定患肢以減輕疼痛。
  • 患者口渴用濕棉籤擦嘴唇,不可直接喝飲料。
  • 每10分鐘檢查呼吸、脈搏一次、並立刻送醫處理。

休克的處置(本節資料引用自台南縣消防局網站)

休克處置

休克處置

當你警覺到病人有休克之可能或休克正進行時,必須迅速採取措施,以逆轉病情的進行,使器官組織之灌注獲得改善,下列步驟,對病人將有助益。
  • 維持呼吸道給多高濃度氧氣
  • 患肢固定控制出血
  • 下肢抬高
選擇後送醫院

休克是一種致命的危症,病人可能需要住加護病房或特殊醫療機構處理,但並非每一個責任醫院都有能力容納或處理類似急症,如果毫無考 慮的將病人送至「最近」的醫院,可能會讓病人再度轉院治療,延誤病情,因此,你必須在現場判斷休克的原因後,與派遣中心和基地醫院連絡,將病人送至合適的 醫院。

呼吸道暢通

維持病人呼吸道暢通,避免吸入嘔吐物。

控制出血

控制外在出血,骨折部份予以固定包紮。

給予高濃度氧氣
保持病人體溫防止熱散失

休克的病人,要注意保持體溫,防止熱散失,但不要過度加溫,一般而言,用二條毛毯就足夠保暖,一條置於病人底下,一條覆蓋其上。但在懷疑有脊椎受傷的病人,則不要將毛毯強置於病人底下。

維持適當姿勢
不管用何種姿勢,第一要考慮的即是呼吸道必須維持暢通,在有脊椎受傷之可能時,更要注意避免過度彎曲頸部或其它脊椎部位。下列姿勢可供參考:
  • 平躺,腳抬高20-30公分:但在下肢或骨盆腔骨折時,勿使用。
  • 平躺,腳放平:適合肢體有嚴重外傷者,但須注意病人嘔吐時,易發生呼吸道阻塞。
  • 頭及肩部略為抬高:這種姿勢只用於呼吸困難而且無脊椎傷害之可能的患者。
  • 半坐臥式:適用於心臟衰竭或肺部疾病者,但在出血性休克者,不宜用此姿勢。
禁食

禁給食物和水。因為病人可能需要開刀,而且休克病人腸胃功能欠佳,也不宜給水和食物,否則易造成嘔吐。

氣喘

發作時緊急處理:
  • 先保持鎮定,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好,維持緩慢和放鬆的呼吸方式。
  • 詢問患者是否攜帶隨身藥物,依醫生處方先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若效果不好,間隔5分鐘後再噴一次(最多噴三次),著未好轉需儘速就醫。
  • 也可口服隨身攜帶的藥物,約40分鐘才見效。
  • 給予氧氣使用改善缺氧現象。
如何預防氣喘發作:
  • 居住環境勿太潮溼,濕度維持60-70%
  • 避免接觸過敏原(灰塵、花粉、抽煙、寵物、地毯等)。
  • 避免吃冰冷的東西,注意衣物的保暖,避免吸入冷空氣。
  • 生活坐息正常,避免熬夜,過累。
  • 過合跑包停停的運動(溜冰、慢跑、游泳等)。
  • 學習如何適時放鬆自已、情緒管理、避免生氣、焦慮、緊張。
  • 少到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以免被傳染感冒而引起氣喘發作。
  • 與家人、朋友同住,以防發作時無人協助就醫而危及生命。
  • 外出時請攜帶病情說明卡片,以便發作時施救者能立刻了解情況,協助送醫救治。
  • 按時服藥,藥物要隨身攜帶。
  • 不可擅自停用氣喘藥物或輕信偏方等不科學的治療。
  • 氣喘發作時切勿強制忍耐,必須儘快求醫,以免危及生命。
年長者到陽明山國家公園旅遊注意事項
  • 年長者出遊請結伴同行,或者由子女陪同,方便就近照應,請勿單獨出遊,以免發生意外;請隨身攜帶通訊設備(手機),以便緊急聯絡使用。
  • 出遊前應先檢查身體狀況,狀況不良者,請在家裡調養身體,暫時不要出遊。
  • 有慢性病患者,請記得帶齊所需使用藥物和吃藥用水,並按時用藥。
  • 本區氣候多變,健行遊憩請須做妥善準備,請攜帶雨具、禦寒衣物、足夠飲水、哨子及做好防曬。
  • 行走步道請考量自身體能,量力而為,並請勿行走未開放步道,以免迷途發生危險。
  • 行走步道要注意毒蛇出入和虎頭蜂等,如發現應即刻安靜從容離開該處,切勿逗留。
  • 途中如發生緊急事件請勿驚慌,以手機通報119或110,本處(02)2861-3601、陽明山國家公園警察分隊(02)2861-3609,並說明所在位置(明顯的標的物)俾利救援工作順利完成。
毒蛇的特性
錦蛇

錦蛇 (向高世攝)

蛇類是一群細長且四肢已經退化的爬蟲類動物,牠們是由蜥蜴類演化而來,蜥蜴類的舌頭單一不分叉,但蛇類的舌頭細長而分叉,蛇類常常吐舌頭,其目的是將空氣 中的化學物質黏附在舌頭上,以便收回舌頭插入專司嗅覺的傑克遜氏器再傳送至大腦分辨,便可察覺出前面有什麼東西,因此蛇類具有非凡的嗅覺,但聽覺不好視力 也差。不過蛇類的腹部感覺神經非常敏感,可查知地上100英呎遠的震動,且攻擊速度很快,每秒可達8英呎,但是每次攻擊的距離不會超過其身長的一半,只要 不太靠近即不易被蛇咬。

世界上約有2700種蛇類,毒蛇約有375種,台灣蛇類約有60種,毒蛇約有19種包括海蛇7種,陸上毒蛇12種,在台灣常見的毒蛇有6種,屬於出血性毒 素的為赤尾青竹絲、龜殼花及百步蛇,屬於神經性毒素的有雨傘節及飯匙倩,至於鎖鏈蛇則是屬於同時具有神經性及出血性毒素的混合型毒素。

毒蛇的頭大部分呈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兩個底角部份是毒腺分泌毒液演化膨大的結果,但雨傘節的頭是橢圓形並非三角形,仍是不折不扣的毒蛇,毒蛇的毒液主為消 化食物之用,次為防衛攻擊獵物之用,當毒蛇咬囓時,上下頷相互擠壓毒液囊而將毒液經由毒牙注入獵物,毒牙分為管牙和溝牙,管牙呈中空管狀如注射針樣,因此 咬傷時易有明顯的毒牙痕,蝮蛇科的赤尾青竹絲、龜殼花、鎖鏈蛇等的毒牙為管牙。溝牙較小且大部分埋在齒齦內,溝緣相接成溝,毒液再經此溝注入獵物體內,咬 傷時不易見明顯毒牙痕,蝙蝠蛇科的雨傘節及飯匙倩屬之。

(本節資料引用自國際健康厚生園區 http://www.24drs.com/special_report/first_aid/0910_5_1.asp

毒蛇的行為

百步蛇、龜殼花、赤尾青竹絲在分類上均屬於腹蛇科的響尾蛇亞科,其眼球下方、鼻孔後之頰窩處有一對熱腺,對熱非常敏感,溫體動物如果侵犯它的領域距離約 60~80公分,它便頭部昂起,尾巴不停擺動及發出斯斯聲,準備做防禦動作(對其他生物言是攻擊)。飯匙倩蛇受到干擾時,頸部會膨脹,並抬起上半身向前做 出預備攻擊的動作,因此無法向側面或後面攻擊。鎖蛇受到干擾時,體軀會捲縮成圓型,並膨脹體軀,發出短促的嘶嘶聲,且會出奇不意的攻擊對方。(引用自衛生 署疾病管制局網站並酌修正)

蛇毒的種類

錦蛇

錦蛇 (向高世攝)

  • 出血毒 Hemotoxins
    出血毒素可分為兩種,其一為〝直接出血毒素〞(Direct hemolytic factor )可單獨的將紅血球溶解。 直接出血毒素主見於眼鏡蛇類( Elapids )之毒液中。 另一為〝間接出血毒素〞( Indirect hemolytic factor ), 當有磷脂質( phospholipids)存在時則可將紅血球溶解。此種毒素主見於蝮蛇類(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和鎖蛇等)之毒液中,但眼鏡蛇類之毒液亦含有 之。
  • 神經毒 Neurotoxins
    神經毒素為小分子量之蛋白質或多胜類,作用於神經肌肉接合點(Neuromuscular junction),妨礙神經傳導,嚴重時呼吸受阻,甚至死亡。現已知眼鏡蛇科(如眼鏡蛇、雨傘節、環紋赤蛇和帶紋赤蛇)、海蛇科和蝮蛇亞科等各種毒蛇之 毒液中,皆含有神經毒素。
  • 肌肉毒
    肌肉毒素為酵素毒,可破壞肌肉細胞放出肌球蛋白,進而阻塞腎小管,造成週圍組織壞死,嚴重造成死亡。肌肉毒素主見於海蛇類。
被蛇咬後的處置 分成七要和四不要
七要:
  • 在無法或尚未鑑定是否有毒的情況之下,一律以毒蛇咬傷之狀況進行急救處理。
  • 讓患者保持鎮靜,勿緊急跑動,保持冷靜是活命的唯一法則,因為毒性發作需要一段時間,勿因慌亂延誤就醫時間。
  • 認清毒蛇特徵、形狀、顏色及其他可能特徵。
  • 盡量記住被咬時間和傷口腫脹速度,以作為判斷是否中毒指標。
  • 被毒蛇咬傷後,除雨傘節外,其他五種毒蛇咬傷,均會腫脹;因此,被毒蛇咬傷後,應盡速將手上的戒指、手鐲、手錶和首飾等物品取下,以防止更大的傷害。
  • 儘速以彈性繃帶、絲襪或褲襪包緊患肢,包紮範圍愈大愈好。(但不可緊到阻斷血液回流)
  • 儘速送醫接受診治,並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療。
四不要:
  • 不要割傷口:割傷口只會讓傷口更加惡化,甚至造成死亡。
  • 不要拖延就醫時間:有些神經性毒蛇咬傷,幾乎無症狀,誤以為無毒蛇咬傷,以致延誤救治時機。
  • 不要喝酒:酒精會促進血液循環,促使毒性更快發作。
  • 不要冰敷:冰敷不當(溫度太低)是造成截肢的主因。

野外防蛇

  • 切勿輕易嘗試去捕捉蛇類或逗蛇玩。
  • 出入濃密雜草堆宜用「打草驚蛇」可避免毒蛇咬傷。
  • 在未經詳細診視前,切勿將手伸入中空之林木、石洞或翻動石塊。
  • 在炎熱季節,蛇類通常會躲進蔭涼地區,穿著涼鞋、衣物、涼帽時應注意防備可能有毒蛇棲息。
  • 夏季夜晚,野外露營時宜選擇空曠乾燥地區,避免紮營於雜草堆附近。
  • 大部分毒蛇皆為游泳高手,只要發現水中有蛇類出沒,切勿涉水或游泳。

(以上相關圖片及台灣常見毒蛇分佈圖、毒蛇的齒形請參閱疾病管制局的疫Q遊教館 )

抗蛇毒血清治療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是國內唯一製造抗蛇毒血清的機構,目前生產抗蛇毒血清的種類計有: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混合血清、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混合血清、抗百步 蛇蛇毒血清、抗鎖鍊蛇蛇毒血清(執照申請中,尚未大量產製)等4種。一旦不幸被毒蛇咬傷後,儘快注射抗蛇毒血清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即使在抗蛇毒血 清注射後,一些腫脹、疼痛的臨床症狀仍免不了會出現,見下圖。

example1

傷口 (陳村光攝)
3個月後,經植皮治癒後之照片。

example1

植皮治療
患者被龜殼花毒蛇咬傷,40分鐘內即送至醫院急救,並連續施打4劑抗蛇毒血清治療,本圖為72小時後之照片,可見傷口附近紅腫且有發黑壞死的現象。

結語

年來國人逐漸重視休閒旅遊,再加上週休二日的實施,使得民眾接觸野外、山川等大自然環境的機會大增,也因此增加被毒蛇咬傷的機會。一旦不幸被毒蛇咬傷時, 千萬要保持鎮靜,不可慌張,並且儘量記住蛇的特徵,包括形狀、大小、顏色等,如此將有助於醫師及時施打正確的抗蛇毒血清,而增加活命的機會。以下謹提出 「四要、二不」口訣,供參考並請牢記。四要:要「看、脫、包、送」。「看」:看清楚蛇的特徵,包括形狀、大小、顏色。「脫」:脫去戒指、手錶、手鐲。 「包」:包紮傷口上緣。「送」:儘快送醫治療。二不:「不切、不酒」。「不切」:不要切割傷口。「不酒」:不要喝酒。

記者洪素卿╱專題報導
*詳請參閱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的報導:毒蛇龜殼花 常出沒住家 (另開新視窗)
毒蛇以外的其他動物咬傷的嚴重度依咬傷的部位、深度及組織壞死的程度而異,咬傷後最常見的併發症為感染,感染的嚴重度依咬傷的動物種類、咬傷的位置、受害者的身體狀況及傷口的處理有關。在陽明山地區可能會咬傷人的動物有:狗、貓、野豬(山豬)、虎頭蜂、蜜蜂螫、毒蛾、隱翅蟲、芫菁(地膽)、毒蜘蛛、人面蜘蛛、高腳蜘蛛、上戶蜘蛛、蜈蚣和螞蝗等,茲分述如下:

狗、貓

狗、貓或人咬傷若引起感染,大多數是多重菌種感染,且常混雜著嗜氧及厭氧菌感染,往往使受害者在24小時內發生劇烈的發炎反應,導至傷口顯著的腫脹及疼痛。更有甚者,此菌感染可能引起敗血性關節炎、骨髓炎、腦膜炎及全身性敗血症等。

急救處理:
  • 沖洗傷回(生理食鹽水或清水)。
  • 再用肥皂水或消毒水徹底洗淨。
  • 傷口若有大量出血時,以直接加壓法止血並包紮傷口。
  • 送醫治療(由醫師決定是否注射狂犬病疫苗)。

狗、貓或其他野生動物咬傷,都有發生狂犬病的可能,應設法將該動物留置觀察15天以上,看牠是否發生狂犬病。(本節資料引用自國際健康厚生園區 http://www.24drs.com/special_report/first_aid/0910_5_1.asp)(另開新視窗)

台灣野豬

俗稱山豬的臺灣野豬獠牙非常銳利,為攻擊時的武器。牠生性殘暴,山中相遇有時候會主動攻擊人類。台灣野豬通常以大樹洞為窩,豬窩附近的樹林常有啃食的 痕跡,箭竹根部泥土有翻動的現象,豬毛四散,豬啼凌亂,在箭竹林中則可見其咬斷箭竹鋪窩,通常出現於中低海拔。豬性大發時會直線快速向前追逐目標,因此被 追逐時要繞大樹或石頭打轉,以引開牠的注意力,誤以為目標在前方而朝向前直衝。

蜂螫─虎頭蜂與蜜蜂

蜂

蜂 (彭小軒攝)

胡蜂大顎宛如虎牙一般,故有虎頭蜂之稱。腹末有根螫針和毒腺相連,人們被大量螫刺之後,若未及時診治會有生命危險,其螫人致死的人數並不亞於毒蛇,因此在山野間活動應特別注意小心防範。

胡蜂行社會生活,但特化不如蜜蜂完全。會以木質纖維拌著分泌物築成紙狀蜂巢於地上或樹上。它們的食物以昆蟲、其他小動物及果實為食。其生性敏感,領域性強,尤其在天乾物燥的秋天在其蜂巢附近更容易被激怒,於山野間行走應多加注意本身的安全,若不幸遭到攻擊應以衣物或枝葉遮頭,迅速走避,萬一不幸被螫傷應 儘速就醫。

預防
  • 勿使用化妝品、香水、髮膠。
  • 穿戴淺色衣帽,著長袖、長褲。
  • 食物容易招來覓食的蜂群,應妥善存放。
  • 接近蜂巢應保持安靜、鎮靜、快速離去。
處理
  • 用鑷子或針挑出蜂刺,勿用手去擠壓傷口的刺。
  • 立即以乾淨清水沖洗傷口。
  • 局部施以冰敷以減輕腫疼痛,並送醫治療。
蜂螫傷過敏性反應的緊急處理(本節資料引用自台南縣消防局網站)
  • 將螫傷部位放低(比心臟低)。
  • 如果螫在肢體上,用壓縮帶紮在螫傷部位的近端,以阻斷靜脈血流,但不影響動脈血流,壓縮帶的強度約以能夠擠進兩個指頭為限。
  • 被螫咬後,因針刺仍在皮膚裡,可以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刮去。不要用手去擠壓,因為毒囊可能仍在裡面,可能因此而擠入更多的毒液。
  • 以乾淨的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
  • 用冷敷以減輕疼痛和腫脹,但不要直接用冰塊放在傷口上面。
  • 若有呼吸困難,給予氧氣。
  • 保持病患溫暖,如患者有休克現象,讓病患躺下,頭低腳高。
  • 立即就近送醫院。
送到醫院後,一般醫院通常給予抗組織胺,另可給腎上腺素行皮下注射,每次大概0.3-0.5c.c.,必要時20分鐘到30分鐘可以重覆一次。

台大昆蟲系楊平世教授在《有毒昆蟲及防治》乙書上則指稱:如已引起全身症狀,則除口服抗組織胺劑之外,應併服麻黃素。若情況更嚴重,應注射腎上腺皮質素。 如出現支氣管痙攣現象,可使用氨基菲林;如呼吸困難則作氣管切割術。民間偏方則以姑婆芋的根、牽牛花的葉子等搗碎敷住傷口。

蜂類螫傷在台灣常見的有蜜蜂及胡蜂兩大類(科)。蜜蜂科的蜂類主賴植物花朵生存,為素食主義昆蟲;胡蜂科的蜂類(即俗稱的虎頭蜂、大黃蜂)則除食用 花蜜外,亦攝食水果、小動物,因此為雜食性昆蟲。雌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根隱藏式伸縮的刺針,刺針的功能為產卵、鑽孔、穿刺食物及攻擊、注射毒液之用。

蜜蜂的刺針末端有倒鉤,一生只能叮一次,不似胡蜂無倒鉤可行多次攻擊。蜂螫後由於螫針前端帶有倒刺,可能連同腹部毒囊、毒腺一起自蜂體脫落斷在人的皮膚 內,如不儘速拔除,螫針後方的肌肉能繼續進行反射收縮而將毒液繼續送入人體,一般蜂螫後3~10天該蜂即殉職死亡。蜂類螫人後會分泌一種物質稱為費洛蒙 (Pheromone)以吸引後方之蜂群支援攻擊,因此螫針除去後需用清水沖淨,以洗掉費洛蒙,免得再吸引毒蜂攻擊。

常見的蜜蜂科種類有西洋蜂、中國蜂、印度大蜂及印度小蜂等,蜜蜂類大多不會主動螫人(非洲蜂除外),除非受攻擊時才會群起攻擊人類,蜜蜂所含的毒素主要為Melittin,可造成局部螫傷部位的疼痛及破壞紅血球的通透性導致溶血反應。

胡蜂科的蜂類在台灣較常見的有黑腹胡蜂、黃腰胡蜂、黃腳胡蜂、台灣大胡蜂及台灣姬胡蜂等,其中以黑腹胡蜂毒性最強,最易螫人致死。胡蜂所含的毒素最主要為 致死蛋白及Serotonin,致死蛋白是一種磷酸酯酵素A1,造成溶血作用,引起腎臟衰竭、呼吸衰竭及電解質異常致人於死,Serotonin則造成組 織腫脹及疼痛,其他蜂類的毒素尚有尿酸素(Hyaluronidase),組織胺(Histamine)、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等。

蜂螫後所產生的症狀可分為:一般反應、毒性反應及全身過敏反應。一般反應是指被螫部位出現紅腫、劇痛、發熱、瘀血等,局部症狀通常可持續1至3天,給予冰 敷、止痛藥物、抗組織胺及消腫藥物治療即可;毒性反應是指蜂毒造成體內溶血反應、橫紋肌溶解、電解質異常,進而形成全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DIC)及腎衰竭。

除了給予支持性療法,尚需強迫利尿,必要時考慮血液透析或血漿置換術;全身性過敏反應是經由免疫球蛋白E抗體反應所引發,具有過敏史者較易發生,一般人發 生率約在0.15~3.9%,至於養蜂者則發生率可高達43%,蜂螫後2~3分鐘就可能發生,大部份在15~20分鐘內出現,亦可延至6小時才發生,常見 症狀為眼皮浮腫、癢、蕁麻疹、咳、喘、血壓下降等,若進展成過敏性休克,則應積極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維持呼吸道暢通,給予腎上腺素 (Epinephrine)注射及抗過敏藥物。

到底多少隻蜂螫才會致命呢?一般認為20隻以上的胡蜂或50隻以上的蜜蜂同時螫傷時,即可能產生全身性的毒性反應,而500隻以上蜂螫時,則經常會致命,但是若有過敏反應者,只要1、2隻蜂螫(或紅火蟻)產生的過敏性休克即可能致死。因此最好的方法即是避免被蜂螫 ,萬一被螫,症狀嚴重時應以先手機撥打112求救 。下列事項提醒大家注意:

  • 野外郊遊應避免穿著鮮豔衣服及噴灑香水、化妝品以免招蜂引蝶吸引蜂類攻擊,吃剩的果皮、飲料、食物應用袋子包好放入垃圾袋密封,以免招來蜂群。
  • 當巡邏蜂在身旁飛來飛去時,表示它已懷疑你是敵人,此時最好站立不動保持冷靜,巡邏蜂自然會離去,切忌突然閃避或揮打,否則巡邏蜂會以為你在攻擊它,而發動反擊。
  • 若遭到蜂類攻擊,最好用衣服包住頭並順著風的方向跑,以免蜂隻分泌的費洛蒙隨風飄散,吸引更多的蜂類飛來攻擊,並避免用衣物驅趕蜂群,以免造成強力氣流及陰影,使空中蜂群更易認清目標,吸引更大群蜂類攻擊。

(本節引用自國際健康厚生園區 http://www.24drs.com/special_report/first_aid/0910_5_1.asp)(另開新視窗)

毒蛾

眉紋天蠶蛾

眉紋天蠶蛾 (李茂鐘攝)

春雨過後,經過梅雨季節到夏天的這一段期間,都是有毒蛾類大量發生的季節,在陽明山登山健行親近大自然時,請務必小心提防這些有毒蛾類。

有毒蛾類在陽明山上至少有幾十種,較常見的有毒蛾科的黑角舞蛾、小白紋毒蛾、榕透翅毒蛾、台灣黃毒蛾、茶毒蛾;燈蛾科的乳白斑燈蛾、八點燈蛾、粉蝶燈蛾、後凸蝶燈蛾;刺蛾科的青刺蛾、褐邊綠刺蛾;枯葉蛾科的松毛蟲、青枯葉蛾等。

毒蛾的幼蟲俗稱毛蟲、狗毛蟲、它們身上長滿了針狀的毒毛。毒毛的毛腔內充滿毒液,它觸及皮膚時會斷折,毒液就會從毛腔注入體內,產生中毒或過敏症狀。有時 候還沒有觸摸到毛蟲,就會發生毛蟲過敏。這是因為毒蛾在樹上大量繁殖,其幼蟲的毒毛會隨風飄散,當落到人體或被吸入氣管裡,就會引起中毒或過敏。因此,登 山健行時,如果碰到有毒蛾大量發生,有許多毛蟲懸吊在半空中,還是請遊客們改到其他地區為宜。

皮膚間接或直接沾上毒毛後,輕則會發生毛蟲皮膚炎,症狀為局部灼痛、發癢,並出現皮疹。通常經過抗過敏藥物治療,約2至3天可痊愈。如果長期未癒,則可能 會變成慢性皮膚炎,嚴重時會出現局部疼痛,甚至會出現肌肉萎縮、骨質壞死,成為骨關節炎,部分患者會因局部關節畸形,出現功能性障礙而失能,甚至死亡。此 外,毒蛾身上的鱗片(鱗粉)若侵入人體(如呼吸道),也會引起中毒或過敏,其症狀與毒毛引起的相似。

若不小心被毛蟲附身,應小心將它們從身上清除,再借助放大鏡將附在皮膚上的毒毛一一拔除,通常可用膠帶反覆黏貼在皮膚上把毒毛除去,千萬不可亂抓或亂摸,以免觸及毒毛之患處會越發嚴重。

毒毛徹底清除乾淨後,可用石炭酸氧化鋅軟膏、亞華鉛油、類固醇軟膏、爐甘石洗劑、優碘等消炎止癢外用藥塗抹治療,太癢時可以用冰敷暫時止癢,而一般蜂螫止 癢用的氨水是無效的。在山上無藥物時,也可以採集馬齒莧、野生菊科植物、忍冬(金銀花)等草藥塗擦或搗爛外敷。若引發了全身過敏症狀,或出現了嚴重的皮膚 疹,可先服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暈車藥、鼻塞藥)減緩症狀,並儘速下山就醫,緊急時應以先手機撥打112求救。

芫菁(地膽)

條紋豆芫菁

條紋豆芫菁 (蕭家琪攝)

芫菁是屬於鞘翅目地膽科的甲蟲,俗稱頭部圓形,頸部較長,身體肥大,尤其是有個大大的肚子,呈黑紅或黑黃相間的警戒色。當其受到驚嚇時,馬上會從腿 節末端分泌出斑蟊素(芫菁素),對皮膚具有強烈的刺激性,使皮膚紅腫、灼痛、起水泡,故又叫「起泡甲蟲」。若誤食蟲體,則因芫菁素的毒性甚強,而會有血 尿、腎衰竭的症狀,嚴重者甚至死亡。

對皮膚外傷的處理方式是先以清水清洗傷口,擦乾後塗1%的龍膽紫液 (俗稱紫藥水),或以冰硼外敷。

隱翅蟲

台灣常見的一種隱翅蟲體長約1公分,體寬約0.2公分,身體為橘紅色,翅鞘呈藍黑色,因翅鞘退化變得只有一半不到,因此俗稱隱翅蟲,是屬於鞘翅目的昆蟲, 種類很多,體長在0.07-3.2公分之間,陽明山上還有一種全身黑色的種類。此科甲蟲喜歡在稻田、草叢、果園、樹林中棲息,稻作收割後常會出現在郊外社 區,當它在人體手臂上爬行時,皮膚會感覺癢癢的,人們反射動作將它拍死後,其體液內含的隱翅蟲酸(Paederin)接觸到皮膚就會引發潰爛發炎,還會有 灼熱感和痛癢難耐的情形。

隱翅蟲最常出現的月份是每年的4月至10月間,因隱翅蟲具有趨光性,住在郊區或稻田附近的民眾,較常接觸到隱翅蟲。民眾最好是關燈睡覺並加裝紗窗,如果在 山上樹林下休息,當感覺到有蟲子在皮膚上爬時,不要隨手將它打死,要先看清楚之後再打,如果是不知名的昆蟲,應改用口吹氣的方式把蟲子吹離,以免中毒。萬 一發生不幸時,應儘速以大量清水沖洗,如果還有潰爛發炎的症狀,應就醫治療或塗敷石炭酸氧化鋅軟膏,嚴重時可用亞華鉛油,並口服抗組織胺藥劑,通常症狀要 一週才會減退,因此要耐心等候痊癒。

其他騷擾性昆蟲

包括蚊、蠅、食蟲虻、虻、放屁蟲、蟻、虱、蚤、蟑螂和椿象等類的許多昆蟲皆有或多或少的毒性,或者是令人厭惡,但在陽明山區因為還沒有紅火蟻,也沒有登革熱的發生,所以這些昆蟲所造成的危害還不嚴重。萬一被這些昆蟲螫咬,只要塗敷一些消炎止癢的藥膏或氨水即可。此外,若想減少蚊蟲叮咬,可噴或塗抹防蚊藥預防。

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彭小軒攝)

多數的蜘蛛具有毒腺,但只有少數種類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蜘蛛毒是一種混合物,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內含分解一些蛋白質的酵素。蜘蛛毒主要是針對其主要 獵物,也就是昆蟲類,因此對人體的毒性不大,且因大部分種類毒液中無特別影響哺乳類神經系統之成分,每次注入之毒液量不多且受體型限制其毒牙無法刺進皮 膚,故蜘蛛咬傷人的案例在台灣並不多見。

世界上會造成人體危害之毒蜘蛛種類主要有:姬蜘科(如黑寡婦)、絲蜘科、絞蜘科、六疣蜘科、漏斗蜘蛛、白額高腳蜘蛛(台灣話為 旯犽(ㄌㄚ二聲一ㄚ二聲))、蠅虎和上戶蜘蛛等。而陽明山區有毒的蜘蛛有上戶蜘蛛、人面蜘蛛和六疣蜘科等。

當蜘蛛咬人時,通常當事人多只會感覺到針稍微刺一下的疼痛或完全沒感覺,約2小時後,傷處會出現紅腫,同時中間出現藍紫色的突起,患者開始感覺到疼痛,再 過一段時間,中間突起處開始潰爛塌陷,形成如火山口的傷口;全身性的症狀並不多見,但若產生時,患者會在咬傷後24-48小時內出現如發燒、冷顫、噁心、 嘔吐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溶血,血小板降低,敗血等病變發生。

此時治療的抗生素首選是Dapsone(50-200mg/天),另外在傷口久久無法癒合時也要考慮以外科手術將潰瘍部分切除;如果患者出現全身性的症狀,則醫師可以考慮用類固醇治療。

上戶蜘蛛又稱為台灣長尾蜘蛛,其特徵為尾部會延伸兩根長長的後絲疣,全身黑褐色,體型甚大,大多為身長約6至7公分,最大可達20公分行動緩慢,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築巢於樹根、樹洞和岩石細縫中,巢呈管狀由地下延伸至地面,通常有兩個出入口。上戶蜘蛛的毒性可以說是台灣地區的毒蜘蛛中最強的,被咬後很痛。根據一位網友「小蟹蟹」被咬的描述:「突然左腳姆指靠外側一陣劇痛,我反射性的把腳踢出去(連拖鞋也飛出去),就看到拖鞋旁有一隻黑的發亮的蜘蛛,背上有一個圓圓的凹痕,正想再找找看是什麼東西咬我(其實我當時是懷疑螞蟻咬的),突然腳就沒力了,我就跪了下去,整整半小時站不起來,痛的感覺是從左腳被咬的位置沿著小腿脛骨內側,再沿著大腿內側一路上到小腹大約是髖骨內側,再從那條線擴散到整隻腳,那種痛是輕輕一碰就痛(那坐在地上的半小時剛好讓我可以仔細的品嚐那種感覺),而且會痛到一直打哆嗦(好像真的會冷),之後痛了好幾天。」本種在陽明山區數量不多,不常見。

人面蜘蛛在陽明山的溪谷次生林間的步道上方常可見到。雌蛛的體型甚大,全身呈黑黃相間的警戒色,頭胸部的背面有像人面的花紋,結網樹之間,直徑可達1公尺以上,甚至可以捕捉到小蝙蝠。咬傷人後,傷處會紅腫、劇痛,然後潰爛,嚴重時(體質過敏的人)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因此萬一不幸被咬傷,應就醫治療。

蜈蚣

蜈蚣的毒性和虎頭蜂相近,咬傷處一般只有局部性之紅、腫、痛、癢或痲等症狀,局部之紅腫很少超過一個關節,有時可見點狀咬痕,如果有兩點咬痕,大部份不會超過1公分,因此只需症狀治療即可,通常並無大礙, 於擠出瘀血之後,以氨水清洗傷口、中和毒性,迅速就醫,醫生會視症狀給予止痛藥、抗組織胺、類固醇或解毒劑,但是一、兩小時內會因為毒素而可能有過敏性休克與昏迷的症狀,應特別注意於清洗消毒傷口後及早送醫治療 (必要時應打破傷風針) 。嚴重的咬傷會有水泡、瘀斑及淋巴腫脹,如症狀遍及全身,會有畏寒、發熱、頭昏及嘔吐的症狀。

螞蝗

螞蝗喜棲息在潮濕草叢或陰濕樹葉上,其嗅覺十分靈敏,一聞到動物氣息就會旋轉身體彈射到人身上。其身體可伸長,如針一樣細,然後穿透襪子、衣服,而達皮 膚,用身體兩端的吸盤吸附在皮膚上,再吸取血液並釋放抗血凝毒素使傷口不停的出血,待吸飽後身體膨脹得像手指頭大的圓球,會自動脫落。

咬後的處理:
  • 擠出髒血。
  • 如發現正在吸血的螞蝗,不要硬拉以免吸盤留在體內,引發潰爛發炎,應用火、鹽、菸絲等物刺激使牠縮身而自然脫落。
防止螞蝗附身的方法:
  • 噴少許克蟑於鞋襪、綁腿上有效。
  • 用樟腦油、白花油、撒隆巴斯、防蚊液等來改變氣味避免吸附。
  • 螞蝗的幼蟲常生活在溪水中,飲用溪水應過濾,以避免幼蟲附生體內。
105年7月3日陽明山區的七星山東峰發生了遊客遭雷擊的意外事件,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30餘年來接獲通報的首例,事發當下雖造成登山遊客不小的驚嚇,但因過去登山受雷擊事件發生的數量不多,民眾普遍較忽視此方面的預防及準備。

雷擊的發生

參考中央氣象局的氣象百科「雷雨」氣象常識中的說明,雷電發生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大氣中水滴的摩擦和分解,在雲層中產生靜電,正電荷在雲的上端,而負電荷則在下方吸引著地上的正電荷。雲和地之間因空氣作了絕緣體,在短暫時間內阻止了兩極電荷尋找均衡的電流通過,但當兩極電荷形成的電壓大到可衝破絕緣的空氣時,閃電就發生了。閃電會發生在雲塊裏,或發生在兩雲塊之間,也有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發生在雲塊與地面之間。就全世界來說,閃電擊中地球的次數平均是每秒鐘約100次。

雷擊的避免

至於避免雷擊的方法,參考中央氣象局氣象百科的建議,當我們觀察到天空中烏雲密布、對流旺盛,有下雷雨或發生雷電的可能,或是雷雨正在發生時,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鐵塔、電桿、煙囪等,不可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因為這些孤立而突出的目標物最易遭到雷擊;不要在河中游泳或在湖上划船,因為水面上的人和船也是相當突出的物體,易成為放電的目標。此外,金屬和潮溼物體最容易導電,所以打雷時不可接近電線、自來水管、銅器、鐵器等易導電的東西,並避免穿汗水浸濕或雨水淋濕的衣服和靠近潮濕的牆壁,管理處也建議將身上的金屬物(飾品或登山杖)暫時收起,避免成為雷電放電的目標。

登山活動規劃提醒

雷電的發生就如同地震一樣,難以預測準確的發生時間及地點,過去不論是在平地市區、郊山亦或高山,都曾發生過人員、動物、建物遭雷擊的案例,因此,管理處在此提醒各位民眾,在進行登山活動規劃時,務必將天氣因素考量在內,在登山健行的過程中,也應隨時注意氣候變化,如已可判斷山上正在下雷雨,應考慮折返,尤其夏季期間的午後,大氣熱對流旺盛,是午後雷陣雨發生的高峰期,發生雷擊的機率也隨之升高。而此次七星山東峰發生的雷擊事件當下,現場並未有降雨,但大氣中的雲層仍因鋒面或熱力作用有快速的對流,進而發生雷擊造成這次的憾事,民眾千萬不可大意。

有關雷電、雷雨的相關知識,有興趣了解更多者,可參考中央氣象局氣象百科網頁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me027.htm,在戶外進行活動時,可於智慧型手機下載氣象局「生活氣象」app,隨時了解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