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頂古圳步道-時程圖
坪頂古圳步道-高程圖
坪頂古圳步道 示意圖 (點此圖放大)
天溪園是內雙溪支流-內雙溝溪的一個集水區,園區內溪流縱橫,終年水量充沛。由於受地形及氣候的影響,棲息地類型豐富,因此動物、植物種類繁多,各種鳥類、兩棲類動物、昆蟲等活躍於園區,放眼望去綠意盎然,讓遊客隨時可見爭艷展顏的花蹤,是一個具有自然生態與人文特色的天然教室。
屬鴟鴞科,普遍分布於中低海拔處,俗名又叫貓頭鷹,白天通常站在有繁密樹葉的樹枝上休息,黃昏之後才出來活動,具有良好的保護色。有銳利的嘴與強猛的腳爪,以小型動物為主食,有集音能力,獵捕獵物時,可僅以聽覺判斷獵物之所在。
學名: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Tryon 又叫蛇木,屬於大型樹蕨類植物,不開花也沒有果實與種子,以孢子繁殖,莖幹高、葉柄粗,生長於潮濕陰暗的原始林中,老葉脫落後會在莖幹上留下橢圓形葉痕,莖幹上半部去髓乾燥後可作為筆筒,美觀耐用,也是筆筒樹得名的由來;莖幹下半部有層層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削下之後稱為蛇木,常被用來栽培蘭花。
學名:Parathelypteris japonica (Bak.) Ching 屬於金星蕨科。莖短,葉群聚生。葉柄栗褐色,具有多數褐色短小的鱗片,易掉落,葉二回羽裂,下部的羽片基部漸趨縮小,羽軸上表面具溝,是野外辨識的重要特徵。除栗蕨外,是另一代表陽明山區生態特色的蕨類。
學名:Ardisia sieboldii Miq. 紫金牛科,葉互生,長橢圓形,薄革質,葉7?14cm,深綠,葉下羽狀脈不明顯,而中肋上有稀疏的微小褐點,樹形呈燭台式分枝,在側枝與主幹交接處,下延突出成拳腫狀。花期4?5月,於多風的山坡上,樹杞是抗風結構的成員之一,並佔據第一層樹冠。
平等里舊稱「坪頂庄」,因為地勢平坦而為居民聚集處,故以「坪頂」稱之,臺灣光復後便改稱為平等里。早期坪頂聚落以「大莊仔」(今合誠宮)為中心向外發展,周圍尚有圳仔頭、倫仔尾、金面仔、大坪尾、陳厝、內厝及內寮等聚落分布。過去,本地居民以務農維生,需豐沛的水量才足以供給聚落使用,而平等里境內唯一的溪流--內寮溪,其水量不敷供應;因此,先民開始著手水圳的開鑿,引入內雙溪上游的溪水做為補充水源。先後開闢了坪頂古圳、坪頂新圳以及登峰圳,自此先民得以有充沛的水源運用,無論在民生用水或農業灌溉,皆不虞匱乏。◎遊客注意事項1.行走步道請考量自身體能,量力而為。2.請珍惜資源,避免干擾及破壞,並將垃圾攜帶下山,保持山林整潔。3.請勿於溪邊戲水、游泳、垂釣,或進行露營、烤肉等活動。4.請勿焚燒紙錢及任何物品,以防森林火災。5.請勿餵食野生動物與流浪犬,並請注意毒蛇、毒蜂出沒。6.遇有豪大雨、颱風警報時,請勿上山。◎緊急聯絡電話1.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02-2861-36012.擎天崗遊客服務站:(02)2861-54043.國家公園警察大隊陽明山警察隊:02-2861-3609※坪頂古圳步道周邊據點導覽地圖
清領時期,平等里的居民因為生活上的需求開鑿了坪頂古圳,以提供做為民生飲水與農業灌溉等使用。本步道行經三條以內雙溪為水源的古圳,分別為興建於西元1834年的「坪頂古圳」、1849年的「坪頂新圳」以及1909年的「登峰圳」,這些水圳都歷經百年以上的歷史風華,至今仍然是鄰近地區部分灌溉用水的來源。坪頂古圳步道位於陽明山平等里境內,海拔高度介於260-490公尺間,自平等里至善路三段370巷29號民宅旁的步道口進入,行經田尾仔橋、桃仔腳橋、坪頂古圳涵洞口、清風亭、至平等里內厝登山口,全程約1.3公里。步道環境清新幽靜,伴隨著溪水與古圳道,孕育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主要以樹杞、紅楠、筆筒樹、大菁及栗柄金星蕨等植物組成為主,動物則有臺灣葉鼻蝠、螢火蟲、褐樹蛙、石龍子等。◎遊客注意事項1.行走步道請考量自身體能,量力而為。2.請珍惜資源,避免干擾及破壞,並將垃圾攜帶下山,保持山林整潔。3.請勿於溪邊戲水、游泳、垂釣,或進行露營、烤肉等活動。4.請勿焚燒紙錢及任何物品,以防森林火災。5.請勿餵食野生動物與流浪犬,並請注意毒蛇、毒蜂出沒。6.遇有豪大雨、颱風警報時,請勿上山。◎緊急聯絡電話1.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02-2861-36012.擎天崗遊客服務站:(02)2861-54043.國家公園警察大隊陽明山警察隊:02-2861-3609※坪頂古圳步道周邊據點導覽地圖